党建灵魂把舵民企发展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郑舜 叶颖
“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红五环集团党委荣获的最新荣誉。在集团,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昨天,集聚区组织部负责人感慨地说。
红五环集团党委书记苏勇强坦言:“政治上成熟,让党放心,这是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红五环调研非公企业党建时,我们的郑重承诺。”
从2到126
红五环1997年成立时仅3人,就有包括苏勇强在内的两名党员。如今公司1200余名员工中,在册党员126名。
“党组织发挥了把舵引航作用,让党员干部、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号召,让党的信仰高昂、威信不减、意识不淡,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保垒作用。”苏勇强相告。
在红五环,主要技术、营销、生产、管理等重要岗位都由党员担任:总工程师蒋建江是21年党龄的党员,开发了20余款产品,获浙江省重大科技进步奖。党员技师徐建雄,从一名车工,到获得首届钱江技能大奖,成为一名国家级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员工章建华,党龄22年,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副总工程师桂华良,是公司新发展的一名党员,凭借坚强的意志与病魔斗争,被评为“衢州市最美科技人”。
“行天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2002年,国家开建青藏铁路,红五环踏上了翻越唐古拉山的征程。连续5年,公司多位党员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在24个铁路局项目工程处,都用上了红五环的设备。当第一批产品送到昆仑山口时,党员胥盛基在冰天雪地中奔波了整整3天,圆满交付4台机器,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考验人、锻炼人,更促进我们的干部员工成长。集团党委由此把‘行天路’确立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创新载体。”苏勇强相告,截至去年8月,公司有1000余人,累计7次翻越唐古拉山;在“行天路”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引领表率;遵义会议会址、红岩、渣滓洞门口,是每个共产党员重温入党宣誓的场所,红五环人时刻接受信仰的洗礼。
亮出党员形象
“五环中有一环就是代表了社会,公司党委始终不忘初心。”苏勇强相告,创业以来,红五环形成一个产业链,带动946家供应企业、1500家经销商,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
从2012年起,红五环在我市6所大中小学设立1000余万元“红五环教科研奖励基金”。与西安交大合作,设立3000万合作基金,开展“2+2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衢江区岭洋乡对接,精准扶贫20户贫困户;到龙游沐尘乡实施“造血扶贫”,回报当年奉献革命的老党员。从去年起,红五环集团逆势而上,投资10亿元,并与世界500强阿特拉斯合资、合作,让高端产业在衢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新转型同样离不开党建的灵魂。”苏勇强表示,“成绩属于过去,我们的定位始终是实践者。”
( 责任编辑:傅震茂)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