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旗帜在传承中飘扬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旗帜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始终高高飘扬。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不同时期入党的四位党员的故事。
富民强村的领头人
《今日开化》 胡萍
“群众选我当书记,我就要把职责履行好。”6月22日上午,当笔者见到开化芹阳办事处翁村村党支部书记余永庚时,他正忙着处理村属范围的绿化景观带打造和文化上墙等翁村村“大干三个月环境大提升”的事项。
翁村是开化县最大的绿化大苗生产基地。这些年,村里发展苗木1200多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涌现了一大批苗木大户……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余永庚。
55岁的余永庚,1986年3月成为正式党员,当年12月担任后江村党支部书记(后合并,成为翁村村的自然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为富民,他结合翁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苗木等新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强村,他发动种植户成立花木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发展苗木生产,做大翁村绿色发展产业,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修路、造景、清洁和美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使翁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美丽乡村。
64岁的村民方桂仙乐呵呵地评价余永庚:“能力强、亲近群众,为村民粉墙、种花、拆除简易厕所、治理猪栏污水、建休闲场所和凉亭,对老人家也特别关心,村里花红树绿、道路整洁,越变越好,大家很信任他。”
“村民的认可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面对群众的称赞,余永庚表示,“今后继续做好党员亮身份,党员垃圾分类、建设村庄、创建和美家庭三带头,最美庭院评选、乡村洁化、美化等工作,努力把翁村打造成更加美丽的村庄。”
她永远记得 1954年10月10日
记者 郑理致 通讯员 傅彩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6月27日,当记者在柯城区人民医院见到住院的曾松英时,这位83岁的老人背诵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我62年党龄,光抄写党章就抄过好几回了。现在年纪大了,眼睛花,抄不动了就经常背一背。”
曾松英永远记得1954年10月10日,“这一天,厂里贴出一张大红纸,上面就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我,另一位是我们厂的副厂长。我们同时被吸收进了中国共产党。我是解放后衢州针织厂党支部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哩。”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曾松英多年的向往。她曾目睹过父亲被日本兵抓去做挑夫受尽折磨,“那时我才10岁,听说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专门打日本人,就对共产党很向往。”
新中国成立后,曾松英想入党的愿望更强烈了。她不知道该找谁表达自己的愿望,心想,党员都是好样的,样样都要比别人出色。于是就拼命工作,每年她的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后来,厂长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
入党后的曾松英工作更努力,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59年和1960年,曾松英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工作者。
现在,只要身体允许,曾松英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党员活动。“接下来社区要组织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知应会测试,我出院后就去报到。”老人说。
90后党员的青春与能量
记者 金梦玲 通讯员 卢丹
“今天轮到我在小区里巡逻,一下班就赶过来了。”6月27日晚上7点,记者在市区丰林小区见到了戴着红袖章的年轻巡逻员邓颖,她正拿着手电筒认真地在小区来回查看,“巡逻时间是晚上7点至10点,如果发现设施故障、异常等情况,我要第一时间反映给相关负责人。”
25岁的邓颖在市区一家药店工作,是一位有着3年党龄的90后党员。“爸爸、外公都是党员,耳濡目染,也让我对‘共产党员’产生了向往。”邓颖说,在大学里她就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在邓颖眼里,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给予她督促与自我约束。工作中,邓颖全心全意为每位客户带去优质服务,积极配合药店做好社区义务医疗检查。生活中,她更加主动地加入社区志愿活动,无论过年慰问孤寡老人,还是平日里的保护社区环境、垃圾清扫活动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邓颖以老党员为榜样,“每个月20日的社区活动,老党员总是准时准点来参加,如遇到特殊情况会专门请假,以严谨、认真、专注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
当然,90后党员也有着这个时代的青春与能量,“我们的信息来源更广泛,思维更活跃,可以通过更丰富的方式去为人民服务。”邓颖说,有一回,她在微信中看到有一位小女孩需要帮助,不仅自己捐了款,还通过各类平台,号召更多的人一同来奉献爱心。“以后,我依然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把党员的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
( 责任编辑:毛利霞)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