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铭记,永远跟党走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徐丽 徐聪琳/文 廖峥艳 汪剑弘/摄
6月29日晚上7点,《永远跟党走》衢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文艺演出在衢州学院大礼堂举行。在极具时空交错感的舞台背景映照下,星云与浪涛的激荡尽显历史的风云变幻,一下就将人拉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舞台上,无论是蓝衫黑裙的民国女大学生,还是身穿灰色军服的八路军战士,抑或是当代优秀党员代表,他们用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歌技以及平实动人的真实事迹,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令人仿佛穿越近一个世纪的光阴,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轨迹一同风雨兼程。
在一曲激昂澎湃的《保卫黄河》中,动人的情景舞蹈《使命》上演,来自衢州市文化馆、市西安高腔传习所的年轻演员们,以有力坚韧的肢体语言拉开了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献礼序幕。当悠扬的小提琴配乐响起,一首《党旗,光荣的旗》画出了节目第一篇章的飞扬神采,观众的记忆也随着舞台大屏播放的画面,回到南湖红船上的最初,那艘红船带领着无数心怀家国的革命先辈们走向新的历史征程,而那面鲜红的旗帜则一直飘荡在无数中华儿女的记忆中。
“九十五年过去了/南湖红船上/那一声声历史余音/今天/在三衢大地/依然有着铿锵的回响!”随着群体朗诵《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党员代表周芸、江锡录与万少华团队医护人员的亮相,全场观众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社会需要实实在在做好事的共产党员。”演出结束后,该节目主创郑岗告诉记者,在排练过程中,他也深深被这些优秀党员代表的事迹所感动:“因为年代和使命的不同,每个时代的共产党员都用着他们不同的方式在表达,但是不管时间相隔多久,距离相隔多远,不变的始终是那颗怀着爱和责任的心。”
“1979年我在福建部队入党,1983年退伍后我回到家乡开化,做过村支书、工人,1995年下岗后开始踩三轮车,一直到如今。”演出结束后,优秀党员代表江锡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光与热,被誉为“开化的活雷锋”:“我的老婆偶尔也会抱怨说我傻,说哪有像我这样子的三轮车夫?踩三轮车本来就赚不了多少钱,还要一天到晚免费帮别人干活。但我想说,我不仅仅是个三轮车夫,我还是个退伍军人,是部队的老班长,30多年前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只要是党员,就该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9岁的观众小懂安静地坐在台下观看演出,手里紧紧握着要送给妈妈周芸的礼物。“妈妈要在台上朗诵《我是共产党员》,我为她画了一幅画。在我心里,她是共产党员,是好妈妈,也是善良漂亮的公主。”身为一名记者,周芸也是第一次作为大型晚会的参与者而非报道者:“我可以用自己的工作服务更多人,因为是党员,所以更加自豪。”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也收获着幸福。由柯城区、常山县、龙游县文化馆演出的歌曲联唱勾起了观众忆苦思甜的情愫。那首经典的红歌《党啊,亲爱的妈妈》,让一种庄严、一种深情、一种骄傲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即使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也对歌曲中的真情实感产生了共鸣。当穿着白马褂、扎着红方巾的汉子们吆喝着《众人划桨开大船》时,观众仿佛看到承载着“中国梦”的巨轮向着光辉的彼岸前进。
“以前都是在教科书上接触那些历史事件。但这次的演出有很强烈的‘年代感’,我们情绪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不自觉地就投入到历史中去了。”来自衢州中专的俞淑琦是一名“00后”,刚放暑假的她跟着家人一同来看这场演出。俞淑琦告诉记者,自己是班上的团支书,等满了18岁,她也要递交入党申请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责任与重担也终将落到我们的肩膀上。”“我是一名‘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但我深知,没有先辈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美满生活。”和俞淑琦一样,在观众徐向宜年轻的脸庞下,有一颗坚定的心:“我希望能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尽己所能,为幸福社会的建设出力。”
“从方案策划,到落实排练,我们用了一个月做出这台晚会。”总导演杭奖颖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导演为党庆生的文艺演出:“晚会旨在通过回顾95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风采。”
( 责任编辑:毛利霞)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