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翻译公司 衢州翻译公司 衢州翻译公司
123

上一堂微党课,取一回发展经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专题]红船载起中国梦—庆祝建党95周年

  记者 胡巩民 通讯员 郑爱珍 徐志宙

  6月24日上午,柯城区荷花街道清莲里社区党委的部分党员,来到九华乡沐二村,开展村居共建党员走亲连心活动,党员们通过上微党课、面对面交流、查看村容村貌等,结下了浓浓的“亲戚情”。

  微党课,增强使命感

  上午9时30分,当清莲里社区党委书记章华,社区主任、沐二村党建指导员廖雪芳等社区党员走进会议室时,村党支部书记方国龙等10余名农村党员,早已端坐在这里,准备聆听章华给他们上“微党课”。

  “再过6天,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日子,今天社区和沐二村的部分党员相聚在这里,通过上“微党课”,来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觉得很有意义。”章华对沐二村的党员们说,“清莲里社区党委有99名在册党员、223名在职党员,当前正在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和扶贫帮困中,冲在前、干在先。沐二村虽然只有17名党员,但在‘两学一做’、‘五四三’工作中,同样有担当、有作为……”

  上了堂“微党课”,多了些使命感。87岁、有着60年党龄的叶松海说,我年纪大了,一些重活干不了,但在反对封建迷信、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村民主任郑余强说,“通过这堂‘微党课’,我重温了入党誓词,明确了前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使命感,提高执行力,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面对面,更添“亲戚情”

  上完“微党课”,村里和社区的党员们开始了面对面交流,就日常扶贫帮困、增加就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进行对接。

  方国龙说,沐二村原先有1500多亩橘园,全村230多户村民,以往每年每户都有1万余公斤的柑橘收入。可去年的一场冰冻,造成了橘树大面积枯死,1500亩橘园几乎绝收。村里今年着力引导村民对橘园进行转型升级,至今已投入了1万多元资金,砍掉了种在田里的500亩枯死橘树,但种在山地里的近千亩枯死橘树还没砍掉,对今年的农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农民要增收,急需拓展其它增收门路。现在村里已有200多人外出打工,有的进工厂、进超市、在就近学校食堂打工,有的当保安、做保姆靠辛勤劳动增收,但还有一部分村民就业无门。

  对此,廖雪芳表示,清莲里社区辖区面积虽然只有0.5平方公里,但辖区内有大润发超市、普农家电、红星美凯龙商场等知名企业,还有“半边天”等品牌家政公司,如果村民有意向到这些企业就业或者想外出当月嫂、做保姆,社区可以帮助牵线搭桥,尽力为村民就业、销售农产品等做好服务工作,“以前只是在电话里与方书记进行对接,今天我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增进了村居的‘亲戚情’,以后双方要常来常往,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要提高为村民办事的能力,需要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方国龙说,村里已在万(万田乡)——坞(坞口村)线九华集镇“黄金地段”,规划建设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楼用于出租、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楼是便民服务大厅,三楼为会议大厅,项目已上报审批,计划明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使用。

  看村貌,压力变动力

  面对面交流结束后,村里和社区党员们在村两委简朴的办公室外合了影,把灿烂的笑容定格在2016年6月24日。之后,方国龙带领党员们去村里查看村容村貌。

  穿行在沐二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我们听不到鸡鸣狗吠声、闻不到猪粪猪尿味,看不到果皮纸屑影,整个村庄虽然旧民宅较多,但仍不失洁、美、绿、畅。方国龙相告,村里禁养生猪,鸡鸭如果要养,一要严格控制数量,二要圈养。 “参观了沐二村的村容村貌及‘最美河道庙源溪’,让我们看到了社区的绿化美化洁化工作仍有不少差距,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今后我们要多向沐二村学习,敢担当、善攻坚,推动社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廖雪芳说,清莲里社区是个老小区,治理环境脏乱差难度较大,沐二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思路明、举措实、效果好,社区更应该好好向他们取经,为居民创造更加宜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   责任编辑:吾献红)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二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