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翻译公司 衢州翻译公司 衢州翻译公司
123

打造放心农业 践行两山理论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

  

许宝健(左二)、张文祥(右二)、吴江平(左一)、赖瑞洪(右一)为中央党校报刊社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县(区)观察点”揭牌,诸葛慧艳(左三)、朱建华(右三)见证。

衢江区委报道组 衢江区新闻中心供稿

  6月18日,中央党校报刊社全面深化改革县(区)观察点揭牌仪式暨农业供给侧改革“放心农业·衢江样本”高层研讨会在衢江区召开。与会十多位领导专家对衢江区发展放心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专家们还针对这一产业今后如何发展、衢江经验如何走向全国等问题,与衢州市、衢江区相关领导开展了热烈讨论。

  今年1月,作为全国唯一的地方政府代表,衢江区应邀参加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突破点论坛”,并作“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放心农业的衢江实践”主题演讲和经验介绍。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认为,衢江以放心农业为切入点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精准切合了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对面上有启发、可借鉴,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3年,衢江区审时度势,围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美好期待,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率先作出发展放心农业的决策部署,翌年召开的区委全委会更是从战略层面作出了“构建八大体系(产地环境保护体系、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农业标准生产体系、产品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生产经营诚信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多元营销市场体系)·打造放心农业”的决策部署。

  三年多来,衢江区以要素供给、产品安全、农民增收为切入点,率先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之一、10个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之一等一系列荣誉,浙江省“两区”建设现场会和全国首届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在衢江召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纷纷点赞衢江放心农业。

  -许宝健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

  今年1月,中央党校报刊社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吴江平书记和赖瑞洪区长全面介绍了衢江的放心农业,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我的印象有两点:第一,衢江放心农业做到如此程度有点惊讶,我还说什么时候能够在北京吃到衢江的农产品;第二点印象深刻的是,衢江区委书记讲起农业如数家珍,讲解细致、思考深刻,这样的区县书记不多见,可见其背后的抓农业、抓“三农”功夫!我们把衢江作为我们的观察点、调研点,是考虑不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反映,而是做一个深度的调研、长期的跟踪,能够总结一些上升到学理层面的东西。今天我们请这么多知名的专家来调研总结,也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刚才大家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我想用五个“衢江体现”来谈一下我对“衢江样本”的看法。第一是生态文明思想的衢江体现。衢江放心农业的出现不是偶然,它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息息相关,它是生态文明思想在衢江的体现。第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衢江体现。绿色农业、有机食品的着眼点是产品本身,而放心农业的着眼点是消费者,从产品本身到消费者的着眼点的转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第三是新的五大发展理念的衢江体现。衢江放心农业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第四是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精神的衢江体现。作为区县一级领导,对于中央提出的重大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如何进行创造性地实践,我觉得是一种政治担当的体现。能提出放心农业,本身就是一种承诺、一种担当精神。第五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衢江体现。衢江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探索性实践可圈可点,选什么样的突破口,从什么地方入手,路线图怎么制定,衢江都做了努力,努力的方向值得肯定,值得研究。

  -张文祥(女)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

  三次来衢,“大美衢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衢州人杰地灵,非常有潜力。衢州各级党委政府发挥勤劳智慧,有责任、有担当。衢江是之前想来但没时间来的,这次补上了这一课。经过这次参观考察,我感受到衢江放心农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样版。

  中央党校报刊社把衢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县(区)观察点,这是非常有深远意义的一件事。确定为观察点,是不断地观察、总结、概括、推广当地的经验,这特别好。

  衢江处于之江上游,当地的人民群众为此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关停了企业,没有了收入来源。当地党委政府就从安全产品切入,引导发展家庭农场,千方百计让百姓有好的收益。现在,每个家庭,每个老百姓,都对餐桌上的安全非常重视。

  安全要和诚信挂钩。在座的一位专家提到,我们不仅要抓农业,还要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考虑农业、产品安全。这里面就有个诚信问题。衢江这个观察点,不仅科技要占有优势,还要总结经验,加强诚信教育。

  作为观察点,要加大力度,不断宣传。今后,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宣传、推广衢江的好经验。尤其要从小故事切入,例如春耕秋收、如何保障农产品安全。从这些故事中带出技术,带出我们的责任、担当。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央党校报刊社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正面宣传衢江经验,这样就有说服力、借鉴力。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现在都说抓农业,但真正像衢江区委区政府这样将农业当作中心工作来抓的,真不多见,衢江区委区政府的做法值得肯定;衢江农业供给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放心农业声名鹊起,值得借鉴。

  政府怎样做好放心农业?我讲一个想法。我一直有一个担忧,这么多年的农业改革,真正能够对农村社会带来重大影响,是解决怎么去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参与的问题。将来我们在总结这些材料的时候可能有四个主体要明确:第一,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今天看了一些很好的典型,这些典型怎么全面推广,需要政府动脑筋。政府应找样本、培养典型、推广典型,给农业制定一些标准,将推广典型变为全区的统一行动,从而带动全区农业发展,将全区典型变为全国性的样本;第二,社会组织要明确责任。台湾农业由社会组织进行评控,农产品经检测后可以形成一个品牌,台湾是一地区一品牌,我们也可以去效仿;第三,明确公司的责任。电子商务公司、农业公司等应充分发挥资金运营、品质改善、经营流通作用,促进农业农产品发展;第四,明确农户的责任。怎样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真正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放心农业,并把它视为自己的事情去做,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建议政府、社会组织、公司、农户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关键是调动农民积极性,让所有农民为食品安全而奋斗,真正把打造农业供给侧改革衢江样本变为全区的统一行动,合力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衢江样本推广为全国样本。

  -宋洪远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衢江发展放心农业,体现了“知”和“行”的统一。衢江充分认识到,中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关键和重点是抓农产品质量、抓食品安全。认识到了问题,衢江还行动起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第二,理念有创新。近年来,我们和国际社会接轨,也认识到搞农业要把生产、生态、生活统一起来。衢江把“三生”农业理念贯彻到了本地农业发展理念中来。

  第三,衢江发展农业,做到了“增值、增效、增收”。农业光增产不增值是不行的,农业增值了,综合效益上不去,也不行。前两者都有了,农民不增收,更是白扯。倒过来讲,只有增收了,才能增值、增效。

  还有,衢江把农业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来做,这很有特点。衢江为了抓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净化生态环境,加强投入品管理,进行属地管理、经营主体责任管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主要的矛盾是结构问题、供给侧的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是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重点任务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怎么推进改革,措施是什么?主要是围绕“生产支持和供求保障”,围绕“价格竞争和国际贸易”,进行政策性改革。政府要在政策、市场、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上,提供帮助,支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李国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与贸易室主任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家作出的战略性举措,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高层也有多次阐述。这几年,我深深地感觉到衢江区在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任务非常迫切,任务怎样完成?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安全,这不仅是农业问题,还是整个国家层面上的问题,衢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把问题一个个解决,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改革创新卓有成效。

  衢江通过改革创新总结出放心农业八大体系,从供给的体系看,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体系,通过这些体系的创新转型,实现突破,使之更好地支持农业,衢江做得非常好,包括培育新型主体、建立直通车、开放田园超市,把供给需求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衢江样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好的典型,值得借鉴。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效益效率及市场竞争力的统一,这三大问题要统一起来实属不易,衢江样本让我们认识到,供给侧改革能将这三个问题很好地统一起来,让我们增强了信心;政策体系、追溯体系、服务体系……衢江循环农业把整个现代农业想做的事融为一体,并且在市场推动下也能自行发展,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参照,非常了不起。放心农业不仅仅是产品放心,最关键是农民愿不愿意干的问题,建议充分调动农民和新型主体的积极性,将生产、生活、生态更好地协调,让衢江放心农业的精髓在全国开花结果。

  -左停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在现代化过程中,大家普遍不太重视农业。来到衢江,实地看了听了之后,我感受到,当前农业也有很大发展空间,是经济增长点,有很大发展潜力。衢江重视农业,抓农业发展,这很对,也很有必要。衢江发展农业过程中,还从八大体系上进行创新,这能够成为一种好的模式,能够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带动新一轮的农民发展。

  农业供给侧改革,改的是供给的问题。衢江位于浅山丘陵地带,供给侧改革方式、内容,与平原等地区肯定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考虑新的定位。而衢江,基本上找准了定位,发展小宗农产品,高质量、高端农产品。衢江有区位优势,靠近发达地区,能够吸纳这类农产品。而浅山丘陵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为发展这类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且,这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放心农业”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很吸引人,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一般讲食品安全,是从纯消费者的视角来说。而“放心农业”关注的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如果做得不好,农业也会污染环境,造成土地负担。“放心农业”既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还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一种考虑。

  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既要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农民增收。衢江现在在从这个方向上寻找答案,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好例子。

  -胡颖廉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放心农业的关键词在于“放心”,这个“放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数量层面的放心,即能不能吃饱、农产品增产增收的问题;第二是质量层面的放心,即会不会吃坏、吃出问题,是不是有毒有害;第三是发展层面的放心,即能否可持续地吃好。我的一种强烈的感觉是,衢江之所以能把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放心农业做出特色和亮点,它是根据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国情在三个放心之间选择了一个有机均衡点,把它们协同到一起。不是单讲数量,也不是单讲质量,更不是单讲未来层面可持续发展。

  刚才去看了衢江放心农业的几个现场点,我将衢江的做法归纳出几个关键词: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激发社会。第一,面向市场。家庭农场也好,农超对接也罢,本质上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更,政府包打天下管所有恐怕是不行的,最终要让放心农业可持续,让每一个农户真正融入市场本身,让市场机制倒逼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平;第二,依靠科技。衢江农产品八大体系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追溯体系,我们要把追溯体系提高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追溯体系不仅仅是增加价格的噱头,更应该是将来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建好追溯体系,关键是要分清政府、农户、市场的主体责任,政府建平台,农户自己来建体系,市场要运营;第三,激发社会。衢江以学代奖,不发钱,而是把农户送到台湾等地学习,让他们增长知识,回来后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放心农业,同时构建田园超市,把消费者积极性也调动起来。这些做法非常好。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衢江样本,能不能站在更高的定位上,打造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经济新增长点,从而推动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

(   责任编辑:毛利霞)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二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