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绿色银行”惠村民
从山坳到半山腰,梯田里种满了油茶苗,枝头挂着红绿相间的果子。“这些都是红花油茶,榨出的山茶油每斤卖70元,价格高过普通山茶油。”昨日,开化县苏庄镇古田村村支书汪灶桂介绍,2013年,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该村示范种植了20亩红花油茶,并以每株苗给予半价补助的形式进行推广,如今,全村有三分之二农户种植红花油茶,面积有1000多亩。
古田村毗邻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自从2001年6月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集体的2.2万多亩山林被划入保护区范围,村里规定村民不得盗伐林木,违者分给每位村民一斤猪肉。虽然不能砍树,但山上的树林依旧是村民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坚守生态安全底线的同时,保护区一直在探索一条保护与发展兼顾的道路。”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童光蓉说,2007年,保护区在全省首创集体林租赁试点,形成“保护区租赁经营集体林、自留山全额补偿到户、村(组)集体统管山分利不分林”的集体林权改革模式,每年获得省财政租赁金360多万元。
以租赁形式实现对辖区所有林地的统管,既增强了对辖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也使村集体和村民得到了实惠。汪灶桂算了笔账,去年,林地租赁价格是每亩34.2元,高于生态公益林的补助价,仅此一项古田村每年有70多万元的收入,而且,所有林地由保护区派专人管护,还省下了雇护林员的费用。对村民而言,他们不用上山,也能“靠山吃山”,每人一年能拿到500多元的山林补偿款。
除了生态补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还示范推广了一批诸如红花油茶、铁皮石斛等绿色产业,引领周边村庄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吊瓜曾是古田村的主产业之一,每年收获季节,村民在溪边清洗瓜瓤取瓜子,时常把溪水染黑。如今,古田村在保护区支持下,不仅引进了红花油茶产业,还通过项目包装、工程合建等方式,完善村庄河堤、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并依托保护区品牌效应,发展特色民宿经济,吊瓜产业逐渐被红花油茶、特色民宿等取代,目前,全村已有十四五家民宿,200多个床位。村民汪志田在2013年回乡办起了民宿,他说:“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名气吸引了杭州、上海等地游客,他们游览古田山景区后再来住宿,我一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比以前在外做小生意好多了。”
“村民端上生态‘金饭碗’后,会更加珍惜生态环境,不会再动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童光蓉说,近年来,通过对周边村庄的产业扶持,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经常有村民把受伤的鸟类送到保护区,并且从建区到现在,没有村民烧山,实现了保护区3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