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校长”苏玉泉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衢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人物简介
苏玉泉: 1984浙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至石梁中学任教,后担任副校长;1992年调任衢县职校担任副校长;1993年调任衢县工贸职校副校长;1994年调至柯城区石梁中学任校长22年,于近日卸任退居二线。
学子心声
●方焕云(石梁中学1984年最后一届二年制毕业生,现就职于衢州市委宣传部)
对来石中求学的家长学生来说,苏老师是个功不可没的好校长、好老师。一个好老师改变了他所教授的学生和家长,一个好校长改变了一个学校和学校的老师,从而改变了学生和家长,为所在区域的人才塑造和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石梁区所辖的石梁、九华、七里三个乡镇由此人才辈出,这与苏老师和石中是大有关系的。
●方庆建(石梁中学88届毕业生,现就职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一个人一阵子用心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大半辈子用心地去做一件事。老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情怀,特别是对教育、对农村教育、对农家子弟的情怀。这种情怀时时感染和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我时常在想,老苏和他几十年带领下的石中是有一种境界和精神的,这种精神包括激情满怀、奋力拼搏、坚忍不拔。我相信,受过老苏和石中教育的学生会有这种精神,石梁中学也不会因为老苏的退位而失去这种精神,因为它已植入了这片土地。
●毛芦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在石梁中学任教)
苏校长从担任22年的石中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了,他退得何其感人和圆满啊!
一部手机,两个小时,三千元钱,见证了无数石中师生共同的心声!见证了一个老校长最圆满最辉煌的谢幕!在他麾下,我其实只待了两年时间。这两年,却整整让我怀念了二十年。以后,一定还会让我继续怀念下去,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
●郑友民(现执教衢州高级中学,曾求学石梁中学,并在石梁中学任教)
于衢州乡村教育而言,老苏是一个传奇;于我而言,则是生命中的贵人,是我一辈子的恩师。
都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做人做事的。和老苏共事的六年,我受他“毒害”最深,如今的我,身上有诸多恩师的影子,他绝对是重塑我三观的那个人。没有他,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如果说老苏是“石中精神”的缔造者,那我就是这一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我也会继续努力,把“石中精神”发扬光大。
微信留言
我尊敬并思念的苏校长,18年前为了我1个包了杂肉的粽子,生气地带着我冲到食堂为我出气,让食堂给我赔了2个大粽!——若谷
锣鼓、鞭炮声敲到我家里,让我知道什么是荣誉;长途拉练,让我感受到什么是坚持。苏校长给我一种敬畏的感觉,让我仰视的长者,深深地致敬!——许立俊
苏玉泉,人称老苏,在柯城区石梁中学担任了22年校长。这个学期,他卸任退居二线。
一周前,一篇题为《有一个人,让我想起一座碑》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广为流传,说的就是老苏。作者是衢州二中的两位老师,短短24小时,阅读量突破2万。
此后,有关石梁中学,有关老苏的回忆性文字,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传播,短则三五句话,长则一二千字,充盈的都是对石中精神的礼赞,对老苏的敬意。
曾经的同事和学生们,为他建起专属的微信群,两天里,600多人为他聚集成群。
“难以想象,一个在乡镇中学任职了22年的老校长,至今用的还是不能上网的老年机;难以想象,质朴无华似老农民的老苏,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号召力;难以想象,几千人几乎众口一词,都说老苏是衢州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
衢州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在石梁中学任教的毛芦芦老师,用一连串“难以想象”来感叹老苏带给她的震撼。
他们都说,老苏身上有一种“精神”,每一个从石梁中学走出去的学子、老师,身上都会带有烙印,甚至因此改变人生。
一位普通农村中学校长的卸任,何以引发如此澎湃的感怀?在众多校友、学子的讲述中,老苏的“传奇”,被一一回放——
[1] [2] [3] 下一页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