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老赖”放“大招”了
衢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衢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邓亮 通讯员 邱春燕
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为社会高度关注,老百姓的反应也很强烈。7月5日,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举报电话8889316,市民如果遇到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情形,可拨打电话举报。此前,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新制定的《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用一年半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行动计划》。接下来,法院将采用一些“新招”、“大招”,重点解决执行难问题。
那些想方设法规避执行的“老赖”们,这下有苦头吃了。
一直以来,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或是外界干预执行现象比较常见,今后这种不良之风将得到遏制。
8月底前,全市法院将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活动,对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刑事案件,要快审快结,依法从严惩处。
10月底前,全市法院将开展打击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对被执行人为规避执行而恶意设置抵押,或者是与他人虚设不动产租赁关系,甚至通过虚假诉讼参与执行分配等违法行为将严厉打击。
“我们还会开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清理专项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徐立金说,“到时候法院将建立起终结本次执行的台账,由专人来负责,实行动态管理。”
徐立金解释,所谓的动态管理,是指被执行人现在如果没有任何财产归入终结执行,“但如果有一天他有了财产,符合执行条件的,我们会在3天内恢复执行。”
打击规避执行和动态管理的结合,让企图转移财产不再可能,“只要他一转移回来,马上恢复执行。”
转移财产规避执行?一转移回来,马上恢复执行
典型案例
没发现财产线索?程序终结案件仍恢复执行
这起案件,是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责任纠纷,被执行人杨某承担主责任,另一被执行人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两人均是江山市人,2013年,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委托江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庭执行。
法院立案执行后,没有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因此在2014年4月该案在程序上终结执行。
由于被执行人联系不上,下落不明,财产也一时难以查获。于是通过点对点公安布控网络,法院将被执行人杨某纳入布控系统,终于在2016年6月12日,通过公安协助将杨某拘传到法院。
经调查,杨某已离婚,暂时没能力一次性支付全部的执行款。经协商,杨某与申请人达成2016年6月24日之前还清款项,并提供两名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还款协议。
现核实查明,杨某已经按照协议支付全部案款,该案已经执行结案。
10月底前,全市法院还将开展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案件的集中执行活动。对被执行人为党员、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的,法院会在执行通知书上明确,被执行人应在三个月内履行判定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如果逾期未履行,也未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则会向被执行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另外,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却一直不执行的,也将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行完毕。今年11月份,全市法院对被执行人及其所唆使的被抚(赡)养人违法占据被执行房屋拒不腾退、阻碍被执行财产变现的行为,开展强制腾房集中行动。
“以前只有一套房子的,基本没有强制性腾房,大多是采取大房换小房的方式。”徐立金说,但今后一套房子也会采取强制性腾房,“形成法律的威慑力。”
有财产却一直不执行?一套房子也将强制性腾房
典型案例
抗拒执行生效判决?法院最终强制腾空商铺
2015年11月,常山县某装修家居材料市场向常山县人民法院起诉称,自2013年签订合同至今,吴某只支付了4万元租金,仍欠租金40余万元,要求与吴某解除租赁合同并支付此前所欠租金。
法院判决双方解除合同,吴某限期腾空商铺并支付所欠租金。判决生效后,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庭立案后,向吴某下达执行通知书,通知其限期腾空商铺。吴某均以“没有时间、人在外地、再去跟申请人协商”为由,推诿搪塞,一直未将商铺腾空,也未支付所欠租金,无视法院的腾空通知。法院发出腾退房屋公告后决定对吴某的商铺进行强制腾空。本周还有五场市民请多关注

随机文章